October 10, 2019
Olive Classical Music
Read Full Article
1. 杜韵是谁?
杜韵,出生并成长于上海,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拥有美国欧柏林学院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四大音乐学院: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皮博迪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 年同时任聘上海音乐学院特邀教授,目前常住纽约。杜韵是一位活跃于世界各地的知名作曲家、表演艺术家、跨界艺术家及策展人。她的题材广泛,着眼于各类社会议题,包含深刻的情感与反思,并寻求与表演者及观众达到共鸣;她的叙述手法多元,触及魔幻现实主义等类型;她的音乐形态更是丰富多样,并擅长将多个艺术领域融合为一体。
2018年,杜韵荣获古根海姆大奖,并以专辑《Air Glow》获得2019年第61届格莱美音乐奖最佳古典乐作曲家提名。此前,杜韵为著名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Hilary Hahn)创作的作品为后者赢得了格莱美最佳室内乐专辑奖。
而国人最津津乐道的,即杜韵是在作曲家周龙凭借歌剧《白蛇传》荣获2011年度普利策音乐奖之后,第二位获得该项堪称“音乐界诺贝尔奖”的华人作曲家。而她获奖凭借的作品,正是前文提到的歌剧——《天使之骨》。
2. 获普利策奖的《天使之骨》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个耸人听闻的、充满魔幻现实色彩并带有隐喻的故事。在人类科技与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些社会毒瘤却依然顽固地在世界各地存在着。人口贩卖与各种形式的奴役便是极为丑陋和残酷的毒瘤之一。
作为具有强烈当下意识与“入世良知”的艺术家,杜韵始终关注着各种现实社会问题。而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探索人口贩卖这个主题?杜韵历时七年时间终于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其成果便是歌剧《天使之骨》。
2016年1月6日,作为美国纽约以致力于推广小型音乐剧场和新歌剧作品而闻名的原型艺术节(Prototype Festival)的参演节目,歌剧《天使之骨》在曼哈顿下城格林威治街的3LD艺术与科技中心首演。
2017年,《天使之骨》荣获年度普利策音乐奖。评选委员会如此写道:杜韵将声乐和器乐元素以及广泛的风格融入到现代世界贩卖人口的令人痛心的寓言中。除此之外,这部歌剧还收获一众主流媒体好评。
不过,道德说教从来不是杜韵所期待的,她也不想成为受害者的代言人。《天使之骨》传递的信息更多是试图去理解人们的心理,作为一名艺术家,杜韵认为她可以同时做到激情与客观。
3. 大陆首演,仅在BMF
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西方歌剧的传统正经历着越来越大、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变。歌剧创作的潮流正在转向更轻型体量、更强流动性、更小巧编制、更多跨界元素的融合,以及对普遍现实问题的关注。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杜韵的作品都是难得一见的典范之作。《天使之骨》的本质是一则关于贪婪导致灾难的原创性寓言。手法上,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方式将神圣和亵渎交织在一起并列展现。
而在具体的音乐表现方式上,杜韵则大胆而有机地杂糅了室内管弦乐、电子乐、中世纪复调、格里高利圣咏、独立摇滚、卡巴莱歌舞等许多种元素。四位主角的声音类型也不尽相同,其中三位(白人夫妇和男天使)是传统美声歌剧演员,而女天使则出人意料地使用一位朋克摇滚歌手。
虽然舞台上并没有裸露或亵渎,性爱场景也不过只是暗示,但长约80分钟的《天使之骨》却营造出了一种在情绪上始终高度紧张的氛围,且毫不回避故事内容的黑暗。如杜韵自己所言,事实上,“作品的直率正源自于现实的残酷”。
2018年,《天使之骨》受邀在中国香港新视野艺术节上演出。而该剧即将在2019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进行它的首次中国大陆演出。
大胆前沿的音乐 直率骇人的故事
百年难遇的当代歌剧杰作
国内少有的先锋舞台戏剧